查看原文
其他

平遥前三日,无片不争议

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1-03-29

喜马拉雅/爱发电APP关注 深焦Radio
苹果播客/小宇宙订阅 深焦DeepFocus Radio

---




平遥国际电影展

Pingyao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


10.10-10.19/2020


 深焦特別報道


特约记者 卫叔

爱打高分的影迷




2020年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已在近日开幕,笔者作为深焦DeepFocus 特约记者前往平遥,为读者带来现场报道。由于此次临行前另有安排,便推迟了飞往平遥的时间。幸运的是赶上了本以为赶不上的本届开幕片《烟火人间》,在寒风中等了一个多小时迎来了它的龙标。到场的其他媒体同我一起,在露天剧场的寒夜里苦守这部传说中世界上第一部UGC竖屏电影。


《烟火人间》


噱头很大,片子本身的表现却并没能满足所有观众的期待。开场十多分钟,媒体席的观众就走了几成。可能是快手短视频素材没能打动到无法成为其受众的媒体,也有可能是被露天的寒风劝退。开头五分屏的快手素材集锦信息量十分巨大,剧组不能说是将其处理到了最好的呈现水平。所幸中途还抱着一丝翻盘的期待,坚持看完了整场影片。但82分钟过去了,素材的编辑和分类上还是在比较表层的地方试水,不免有一些遗憾。

    

本应可以借着大势和投资玩儿出花来,结果剧组却停留在了短视频集锦的层面。我们这些坚守着希望想等到更完美的剪辑的观众,最终还是抱憾而归。但电影不止一种,未来或许还可以期待UGC形式在影像中的更多尝试。

    

自此开启本次平遥的观影之旅。接下来的排片渐入佳境,几乎每部片子都有各自的亮点,哪怕是争议最大的《伊比利亚的派对》。


开幕片+前三天的片单如下:


《平静》、《烟火人间》(开幕片)、《爱莎》(Asia)、

《雅尔达》(Yalda)、《伊比利亚的派对》、

《古忆屋》(Memory House)、《蓝色列车》、《小事儿》、

《里程碑》(Milestone)、《绿洲》(Oaza)


身心被低温和开幕片折磨的我,在《烟火人间》结束后去看了《平静》。这部有贾樟柯和市山尚三加持的片子质量应该不错,结果没想到影片的慢节奏还是消耗了部分观众的耐心。影片过半,全场睡了也过半,只能说这是一部挑受众的电影。固定镜头,无叙事,就连本该能被观众察觉的表征情绪都被导演从女主角齐溪身上剥离。正如采访所说,“这是一部宋方自己的电影”,作为观众很难在主角的一茶一饭中窥见某些可共感的东西。但本片的草木和蝴蝶是加分项,每棵树都有灵气,蝴蝶不经意飞入镜头也能成为佳话。或许观众的睡着也能算是电影的一部分,自赏型导演眼中缓行的时间到底能否觅到知音,最终只能是因人而异。

 

《伊比利亚的派对》剧照


除了《烟火人间》,这几天争议最大的恐怕要数《伊比利亚的派对》。作为开幕后的第一部媒体场电影,再加上坊传这是一部神片、华语电影中的鬼才等等,各位老师们便抱着很高的预期进入了影院。但放映之后口碑滑铁卢,个别账号甚至为这部电影发了吐槽微博。本片确有个人创意强硬拼贴之嫌,故事被形式绑架变得支离破碎,并不算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影片。但我之前说到《伊比利亚的派对》也有亮点,并非玩笑话,就比如,片中的驴就拍得很好(严肃)。在国内,由于专业电影驯兽师稀缺的缘故,拍动物对于小成本电影而言一直是一件很不好掌控的事情,尤其是采访时得知,这是一头未经训练的素驴。而在片中,这头驴不仅被掌控得很有镜头感,还以主观镜头被接入了叙事中,由驴的梦境间离进一个奇幻的片场,实属不易。

 

《古忆屋》剧照


争议排名第三的则是紧随其后的《古忆屋》,这大概是第一部受到争议的海外影片。评论无外乎“邪门”、“玄乎”,但个人的观感却还可以。整部看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片充斥着《巴克劳》和《鹿皮》的即视感,渐渐套上战袍的黑人绝地反击。无论是人种对立还是性别层面的议题,所有的符号套入政治电影里都比较好理解。虽然剧情上比较寻常,但不同人物的那几段兽化在视听都比较出彩,“邪门”在此成为了褒义词。配合着戏仿《鬼怪屋》的海报一起看,导演还真有做cult惊悚片的潜质。

 

《爱莎》


直到《爱莎》才总算有了一部现场口碑比较一致的片子,用某位媒体的话说就是——“终于有了一部相对正常的片子”。《爱莎》作为好口碑和坏口碑的分水岭,将观众从各类魔幻现实的噱头中解救出来,拉回现实主义题材。片单里一共有三部偏现实的电影,分别是《爱莎》、《里程碑》和《绿洲》,由于题材上都非常边缘,所以准备放在一起说。


《爱莎》聚焦于一位母亲和渐冻症女儿的关系,从患病到最终母亲为她执行安乐死。全片在两人身上着力于性与爱的互文,年长的母亲风韵犹存性事美满,年轻的女儿却因为疾病终生没有性生活。但两人彼此相爱,影片中的许多母女互动细节在处理母女关系的影片中难得真诚,简练的镜头语言和动人的细节最终为影片赢得了第一场一致好评。


《里程碑》剧照


《里程碑》和《绿洲》则是影展第三天下午的影片。两部压抑题材的片子排在一起,对观众承受能力的考验实在不小。《里程牌》讲述的是印度货车司机的故事。这个题材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去年肯·洛奇的《对不起,我们错过了你》。不同国度的货车司机,悲欢也并不相通,肯·洛奇塑造的司机还在为家庭和公司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发愁时,《里程碑》里的印度司机已经在和警察打劫斗智斗勇。本片除了在主人公的境遇上更悲怆之外,整个画面的亮度也压得更低,两种悲情最终都没能寻求到出路,或许这样的题材与思考还将在电影中继续。


《绿洲》剧照


而《绿洲》则描绘了智力障碍人士训练学校中的三位主角。片子的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李沧东的《绿洲》,主角缺陷的选取也不谋而合,这让我在观影前有了许多预设。但片子正式呈现的时候,导演将这些预设无情击穿。以三位主角的三角恋为主线呈现三段式的结构——玛利亚与罗伯特恋爱、德拉加娜为罗伯特割腕、罗伯特追回玛利亚。看似正常的恋情在智力障碍的设定前提下变得难以掌控,学校老师的干预剥夺了这类人群最终的恋爱自由。声音上导演剥离了三位主角大部分的台词,转而放大呼吸和周围的声音,压迫着观众进入角色;选角上导演特地找了三位长相相对更像正常人的素人演员,阻止了观众对于这一群体的猎奇心理。结束后大部分观众都被影像摁在椅子上难以起身,这大概算是本次电影节中个人认为最压抑的片子。


这三部片子选取的都是边缘化人士作为题材,在日常细节上都做得比较出彩,视听气质上也有些相似。或许从中也能看出本届电影节选片人的一些口味。

 

《蓝色列车》剧照


《爱莎》结束之后,笔者观看了《蓝色列车》,这部片子作为张大磊继《八月》获奖后的又一部长片,让不少媒体都为它排了长队。片子评价两极分化,讲述了一个出狱男人寻找旧爱并被仇人杀害的故事,在画幅和道具上仍保留了上世纪的作者情怀。从真挚的《八月》到类型化尝试的《蓝色列车》,张导似乎舍去了很长一段本该走的路,所以在视听上没能做到前作那样的简单成熟。个别调度略显累赘,冗长的沉默也较难给情绪带来更好的推动,甚至演到马彪和面包店女老板那场悲情告别的戏时,观众爆发一阵笑声。但这样的缺点未尝不是一种尝试,影片在时间的叙述上也能自圆其说,个人还是比较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。

 

《雅尔达》剧照


第二天晚上看了一部全片聚焦电视演播室现场的电影,名叫《雅尔达》。以电视节目现场作为主线嵌入电影,不免让人和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》做对比。影片讲述了女主意外杀害自己丈夫、来电视节目中寻求丈夫女儿谅解的故事。节目的机制就是制造悬念给电影中预设的电视机前的观众,但本身如此适合悬疑的一个机制,却被剧情的平庸所拖累。直到最终都没能交代出一个说服观众的幕后故事,只能说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》珠玉在前,《雅尔达》故事本身不够丰满自洽到足以比肩了。

 

《小事儿》剧照


影展第三天,笔者早起去看了《小事儿》。全场女生观众比男生多,但看的过程中男生却比女生看得还入迷,前排不时传来粗犷的笑声。《小事儿》是一部典型讲述校园早恋的华语青春片,两位主角因为一封检讨书而逐渐意识到了对方的真心。宁元元作为本片的导演,同时也作为张元的女儿,走了一条和父亲完全不同的路——她从处女作开始就热切地拥抱了市场。但可惜的是,这部片子在阳春白雪的媒体场,还是被评为了第三天最不讨好的电影。其实作为大陆青春片,本片也有其可贵之处:题材和人物处理上都不再悬空,虽然感受不到角色之间的火花,双主角的演技和台词也过于青涩,但校园和学习的细节足够真实。

 

至此,影展已进行了三分之一。但惊喜的影片还在继续,今年的《野马分鬃》《汉南夏日》和《不止不休》等一众热门电影都排在中后期,深焦将会持续报道。

-FIN-



编辑 尼侬叁

间歇性断网 豆瓣@尼侬叁



往 期 内 容

80天100亿,什么电影能救中国市场?

国庆档不行,但还有这些好电影可以看!

网络暴力之前,媒体是最大的恐怖主义

好莱坞只有一个编剧大师,部部作品奇幻惊人

《异形》《银翼杀手》不过瘾,雷公拍了一部科幻大剧

徐皓峰的新小说,从看完《老炮儿》写起…

全年影展只看他一个人,足够了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